旅游雜志曾經是背包客、攝影愛好者和文藝青年的“精神食糧”,那些翻動紙張間傳來的墨香和遙遠目的地的畫面,是不少人對世界最初的想象。
雖然現在自媒體內容鋪天蓋地,但真正靜下心來看一本圖文并茂、內容厚實的旅游雜志,依然是一種無可替代的體驗。尤其是在做旅游類電子雜志或城市宣傳畫冊時,借鑒一些經典雜志的排版設計,不僅能提升整體質感,還能更準確地傳達“旅行的氛圍”。
下面我們就來聊聊,翻閱了《中國國家地理》《孤獨星球》后,有哪些可以借鑒的旅游雜志排版設計技巧?
01 封面:旅行感從這里開始
圖片選取——決定雜志的氣質
封面圖就像雜志的臉,直接影響讀者會不會“停留”。
封面圖片選擇要符合雜志的調性,《孤獨星球》、《中國國家地理》多采用高質量的人文景觀或自然地理。
像《孤獨星球》常常選用的是人與景結合的旅途瞬間,比如背包客走在林間大道、穿著艷色民族服飾的女性靠在布簾上,背景往往是自然景觀、人文細節或色彩沖擊強烈的構圖。

《中國國家地理》則更偏愛壯麗的地貌風光,高原、雪山、海島航拍畫面常作為封面主圖,用色飽和、層次分明。

也有些國內旅游雜志也會使用明星做人物封面吸引讀者和粉絲。像《城市畫報》后期就是一個例子。
如果你是在做城市旅游電子畫冊或地方文旅宣傳頁,這類“大景+小人”或“色塊+地貌”的組合,非常適合放在首頁或主打介紹頁。
文字布局——大小有別、有主有次
好的封面,不僅圖要穩,字也要排得巧。
兩本雜志的共同點是:刊名位置穩固、LOGO統一、標題醒目、導讀文字有節奏。
無論是《孤獨星球》的經典圓形logo還是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醒目的紅框配置,品牌標識都被放在顯眼位置并保持一致的視覺識別系統。《孤獨星球》還特別加入了中文”孤獨星球”的翻譯,以適應中國市場。


封面底部常有小字體的導讀提示,引導讀者關注內頁的精彩內容。這部分文字通常采用較小的字號,但會用色彩或分組方式保持可讀性。
02 內頁排版:圖片是主角
圖片排版
滿版大圖型
旅游雜志的核心吸引力往往來自于震撼人心的圖片。因此:
全幅展示:《中國國家地理》經常使用跨頁大圖,讓壯觀的景色得到最充分的展示空間。這種設計在展示山脈、海岸線等宏大景觀時特別有效。
邊角文字:在使用滿版圖片時,文字通常被安排在頁面邊角,或利用圖片中較為單一的色塊區域放置說明文字。如圖片中的夕陽河流照片,文字就巧妙地放在了暗色區域。

留白巧用:即使是滿版圖片,設計師也會確保關鍵區域有足夠的留白來安置文字,保證內容的可讀性。
網格組合型
對于需要展示多個景點或不同視角的內容,網格型排版最為常見,會用規整的網格或異形模塊展示多張圖片,同時搭配統一字號的小段介紹。這種方式清晰高效,也利于快速瀏覽

色彩協調:多圖并置時,設計師會注意圖片間的色彩協調,如中粉色沙灘與黃色建筑形成的溫暖色調呼應。

引導視線:圖片的排列往往遵循一定的視線引導路徑,從上到下,從左到右,讓讀者自然地瀏覽全部內容。
文字設計
旅游雜志的文字設計并不復雜,但勝在講究節奏和層次。
- 標題突出:比如“踏階行”、“激流勇進”,字體略大,配色與圖協調,一眼就能鎖定。
- 導語引人:正文前一般會有1-2句話引導閱讀,這部分用斜體或加粗字體呈現,有點像“開場白”。
- 段落分明:正文多采用兩欄或三欄排版,適合圖文結合,不易造成視覺疲勞。

符號/裝飾元素:不少雜志會加入簡單圖標、小地圖、波浪線等符號,既分隔內容又提升設計感。
03 其他設計元素:別忽略的小細節
除了圖片和文字,以下這些也常被用在旅游雜志中,提升整體設計感:
- 色彩呼應:封面與內頁配色保持統一,比如黃色書包貫穿封面和內頁細節,視覺上有連貫性。
- 邊框與留白:不是所有頁面都要填滿內容,有時候反而適當留白更顯干凈清爽。
- 地圖元素:旅行類內容很適合加地圖、路線圖等,特別是城市漫游、步行路線等欄目。

做旅游推廣、地方文旅畫冊、旅游指南手冊時,不妨從這些經典旅游雜志中汲取靈感,結合現代的排版工具,像「云展網」這樣的電子畫冊工具,就能輕松做出翻頁式電子雜志,還能分享到微信、公眾號、官網,既環保又方便做一本真正“有旅行感”的雜志。